俗話說,十月懷胎,一朝分娩。那一朝可是很辛苦的,尤其是分娩後的42天,對于新媽媽來說更是很重要的恢複期,其中最重要的是補血。
由于分娩時身體消耗太大,新媽媽大都會有貧血的現象,十分虛弱,除了好好調養以外,飲食補血也是非常重要的,可是産後吃什麽食物補氣血呢?
下面廣州家政公司月嫂就爲大家推薦産後補血的六道食譜,快來學幾招吧!
金針菜
金針菜含铁质较多,还具有利尿和健胃的作用。
龍眼肉
龍眼肉是民间熟知的补血食物,所含铁质丰富。龙眼汤、龙眼胶、龙眼酒等都是很好的补血食物,适合产后新妈妈食用。
鹹蘿蔔幹
萝卜干含有丰富的铁质,鹹蘿蔔幹吃起来有一种特别的风味。
胡蘿蔔
胡蘿蔔含有维生素B、C,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——胡蘿蔔素。胡蘿蔔素对补血极有益,用胡蘿蔔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。
面筋
面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,是很好的補鐵食品。
甘蔗
它包含鈣、磷、鐵等多種微量元素,其中鐵是最高的,所以有著補血果之稱。不過因爲是寒性食物,所以胃寒的媽媽們要少吃。
大紅棗
這是家喻戶曉的補血佳品,而且可以生吃、煲湯吃、泡茶喝等等。
南瓜
南瓜是富含植物性蛋白、維生素、氨基酸、無機鹽等多種營養物質,這些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。
桂圓麥片粥
桂圓含有多種營養物質,有壯陽益氣、補益心脾、養血安神、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,可治療貧血、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、神經衰弱及病後、産後身體虛弱等症。燕麥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與不溶性膳食纖維,能夠促進腸道消化,更好地幫助身體吸收營養物質。
准備食材:燕麥200克、桂圓10顆、牛奶250克
做法:
1:取一個湯鍋,往鍋裏加入桂圓及800ML清水,大火煮5分鍾。
2:把麥片倒入鍋內,繼續大火煮開,調成小火煮10分鍾。
3:直至桂圓完全出味並回複鮮果形狀,麥片也煮熟煮軟,注意看鍋裏的水量,防止麥片粘鍋。
4:最後倒入純牛奶,中火煮至牛奶微沸即可。
黃花菜排骨湯
排骨除含蛋白、脂肪、維生素外,還含有大量磷酸鈣、骨膠原、骨粘蛋白等,可爲産婦提供鈣質。排骨有很高的營養價值,具有滋陰壯陽、益精補血的功效。排骨可以滋養脾胃,合理食用排骨,可以保健脾胃。
准備食材:黃花菜100克、豬小排適量、棗(幹)適量、食鹽適量、蔥1段、姜適量
做法:
1:黃花菜洗淨,去掉頂部老根,泡發。
2:排骨剁成約兩指寬的段,洗淨後,冷水下鍋,煮出血沫後關火。
3:用熱水把排骨上的血沫沖幹淨,將焯幹淨的排骨、紅棗、姜、蔥,一起放入砂鍋裏,倒入熱水沒過所有食材約8公分。
4:大火燒開後,改小火煮約1小時左右,加入泡發的黃花菜。
5:再煮約半小時,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。
骨棗湯
动物骨中含有丰富的钙、髓质,还含有其他营养成分,有益髓生骨的作用;红枣补中益血。两者搭配的骨棗湯益髓养血效果明显。
准備食材:動物骨(長骨或脊骨,豬、牛、羊骨均可)250克,紅棗15~25枚,生姜數片
做法:
1:將骨頭洗淨搗碎置鍋內,加水適量。
2:加入紅棗、生姜,用旺火燒沸,後用文火燒2小時以上。
3:再加入生姜,湯煮好後盛入碗中即可。
番薯糖水
番薯是美味的粗糧,經常吃番薯有助于維持人體的正常葉酸水平,體內葉酸含量過低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。番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、預防便秘和結腸直腸癌的作用。
准備食材:紅薯500克、姜1塊、紅糖160克
做法:
1:番薯去皮洗淨。切塊用清水浸半小時,浸時要時常換水。
2:把水3杯及生姜放入鍋內燒開,然後放番薯。
3:用慢火熬煮。
4:再放入紅糖燒開後小火熬煮30分鍾即可。
栗子棗泥小米粥
红枣味甘性温、归脾胃经,有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、缓和药性的功能;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,红枣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有机酸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C 、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。
准備食材:小米25g、去皮栗子3只、幹棗肉7克、清水250ml
做法:1:紅棗去核剪成小碎塊,加上能蓋過棗粒的清水,用攪拌機攪勻,然後用鍋煮熟。
2:將熟棗肉入茶濾勺用刮板或小勺刮撚,過濾掉棗皮。
3:小米加入入電飯煲,加250ml清水煮粥煮軟爛,備用。
4:將栗子煮熟,用勺子或叉子將煮好的栗子肉弄成小碎粒。
5:將棗泥和小米粥混合煮開。
6:將栗子搗碎。
7:將煮開的棗泥鋪在小米粥上面,撒上栗子即可。
黑豆烏雞湯
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,蛋白質,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,其中煙酸、維生素E、磷、鐵、鉀、鈉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雞肉,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。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雞,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,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。
准備食材:黑豆150克、烏骨雞1只、棗(幹)10個、食鹽適量、姜5克
做法:1:黑豆放入鐵鍋中幹炒至豆衣裂開,再用清水洗淨,晾幹備用。
2:將紅棗、生姜分別洗淨,紅棗去核,生姜刮皮切片,備用。加清水適量于鍋,用猛火燒沸,放入黑豆、烏雞、紅棗和生姜。
相關推薦